一、什么叫传染病?
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(病毒、立克次体、细菌、螺旋体等)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。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体内繁殖或产生毒素,并对正常细胞及其功能造成破坏,严重时可导致感染者死亡。这些病原体,能通过多种途径,从一个传染源(例如:病人、病畜)传到另一个人身上,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,使其他人也感染同样疾病。
二、传染病与其它疾病有什么区别?
传染病与其它疾病的主要区别,在于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:
1 有病原体
每一个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的,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,少数传染病的病原体至今仍不太明确。
2 传染性
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。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,通过一定方式,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,呈现出一定传染性,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、数量、毒力和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。
3 有流行病学特征
(1)流行性 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:
散发: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;
流行: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,在某一时期内,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,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;
大流行: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,蔓延,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;
暴发:指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中,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患同一传染病的人。
(2)地方性 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,受地理条件,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,常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发生。如疟疾等虫媒传染病,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。
(3)季节性 季节性是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出现季节性升高,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在夏秋季节流行。
4 免疫性
传染病痊愈后,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抵抗力,一段时间内再次遇到该病原体的入侵而不会再感染,称为免疫。不同的传染病,病后的免疫状态有所不同,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,有的还可再感染。
三、哪些是法定报告传染病?
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,在平时做好适当的防范或杜绝疫情蔓延的措施,尽量减少传染病的危害,国家以法律规定某些传染病为法定传染病以加强管理。
我国2004年新颁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规定了甲类、乙类和丙类共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;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;2009年4月30日卫生部将甲型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。
甲类传染病是指:鼠疫、霍乱。
乙类传染病是指:甲型流感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、艾滋病、病毒性肝炎、脊髓灰质炎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、麻疹、流行性出血热、狂犬病、流行性乙型脑炎、登革热、炭疽、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、肺结核、伤寒和副伤寒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、百日咳、白喉、新生儿破伤风、猩红热、布鲁氏菌病、淋病、梅毒、钩端螺旋体病、血吸虫病、疟疾。
丙类传染病是指:手足口病、流行性感冒、流行性腮腺炎、风疹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、麻风病、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、黑热病、包虫病、丝虫病,除霍乱、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、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。
四、在什么条件下传染病才能传播?
传染病传播需同时具备如下三个基本条件:
1、传染源
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,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,包括病人,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。病原体通常必须依靠传染源作为载体,伺机感染其他易感者。
2、传播途径
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,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。传染病可经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。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与过程有以下几种:
(1)直接接触 通过与感染者身体的直接接触(抚摸、拥抱等),如:疥疮、水痘等。
(2)间接接触 通过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(毛巾,梳子,衣物和文具等),如:头虱,结膜炎等。
(3)空气或飞沫传播 吸入感染者打喷嚏、咳嗽、吐痰和讲话时喷出的飞沫;手触摸沾有飞沫,痰液的污染物或地面,再触摸眼,口,鼻等粘膜进行传播;病原体附着在微尘或水雾中,在空气中漂浮,经呼吸道进入体内。如:非典型肺炎,流行性感冒,肺结核等。
(4)食物或水(共同的污染源) 进食受污染的食品,饮用受污染的水。如:霍乱,细菌性痢疾,甲型肝炎等。
(5)昆虫或动物媒介 昆虫通过沾有病原体的足部或口部,将病原体散播;有些病原体要先在昆虫体内寄居一段时间繁殖后,才具传染性。如:乙型脑炎,疟疾(蚊子传播),肠道传染病(苍蝇,老鼠传播),狂犬病(狗传播)等。
(6)血液/体液传染 通过输血,文身,穿耳,被污染的针具扎伤或性行为传播。如:乙型肝炎,艾滋病等。
(7)母婴传染 病原体由母体进入胎儿,使胎儿受到感染。如:先天性梅毒,艾滋病等。
3、易感人群
既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就是这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。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,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比例。与之相对应的是群体免疫力,即人群对于某种传染病的侵入和传播的抵抗力,儿童及青少年由于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,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尚未养成,自我保护能力差,因而较为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,在儿童中开展有计划的疫苗接种就是要提高儿童的群体免疫水平。
五、常见的物品消毒方法有哪些?
1 空气环境消毒:用0.3%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,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,或用500毫克/升含氯消毒剂喷雾的消毒方法
2 物体表面(如地板、电梯间、柜台、桌子、椅子、门把手、水龙头、灯按钮等)消毒:用500毫克/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清洗、擦拭、喷雾或浸泡
3 生活用品、玩具、书籍消毒:用500毫克/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,作用时间30分钟,或用0.3%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,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。
4 食、饮具消毒:煮沸或250毫克/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
5 患者粪便:可用生石灰以1: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
6 盛放排泄物的容器:用500毫克/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
7 患者衣物、被褥:阳光下暴晒或用500毫克/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。
8 垃圾:用1000毫克/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。
9 生活污水:用50毫克/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
10 个人防护用品:最理想的是使用即用即弃的装备,面罩或护目镜用洗洁精及水清洗,再用0.1%漂白粉上清液浸泡30分钟后冲洗,晾干存放。
11 蝇虫:可用5%氯氰菊酯(奋斗呐)、2.5%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,按说明书使用
12 饮用水:用1~3毫克/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、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。
六、控制传染病传播有什么原则?
由于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:传染源,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(宿主),即所谓的传染链,因此,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也必须针对这几个条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。
1.管理和控制传染源
传染源是引发传染病的根源之所在,因此控制和消除传染源是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的根本措施。
2.切断传播途径
传播途径是传染病传播的通道,因此,切断传播途径,是控制与消灭疾病的关键措施。
3.保护易感人群
保护易感人群,是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,一种传染病是否能在某人群中发生,流行(包括流行的强度),均与这些人群是否具有对该病的易感性有关。对于一种新的传染病而言,从来没有感染过这种疾病的人群都是易感者。注射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最好方法,现在很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控制。
七、 为什么传染病很容易在学校发生和流行?
1.学校是人群集中的特殊场所
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,人群聚集、接触面广,一旦有人感染上某种传染病,很容易造成相互传播,特别是容易引发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的流行。
2.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,个体的免疫力较低,自我保护意识差,容易受传染。
八 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大概情况是怎样的?
据2005年各地上报"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"资料统计显示:
1.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事件中约五分之四是呼吸道传染病,其次是消化道传染病。
2.在学校发生的传染病流行事件中,前五位的病种分别为流感,流行性腮腺炎,麻疹,水痘,细菌性痢疾。
3.学校传染病流行发生的高峰时间一般是四月和十一月。农村中小学传染病的发生率高于城镇中小学。
九、预防传染病,该怎么做好个人卫生呢?
教师与学生应注意讲究个人卫生,增强健康意识,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,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。师生要坚持做到"五要""六不"和"两坚持":
"五要":要定时休息,要睡前刷牙,要勤换衣,勤洗澡,要勤理发,要勤剪指甲;
"六不":不喝生水,不吃不洁食物,不吸烟,不喝酒,不用公共毛巾,不乱扔果皮纸屑,不随地吐痰;
"两坚持":坚持自带饮水杯,手纸,手帕等个人卫生用品;坚持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。